期刊信息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总目录
《外语与外语教学》简介
主 办:大连外国语大学
主 管:辽宁省教育厅
主 编:赵永青
副 主 编:纪秀明
执行编辑:纪秀明,丁科家
期刊荣誉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人大 “复印报刊资料” 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外语与外语教学》介绍
2020年《外语与外语教学》总目录
专题·语言对比研究
象似性视野下的英汉名词重叠对比 | 王文斌;宋聚磊(1.1)
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 | 杨玲;徐惠娟(1.11)
汉英处所主语句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 | 齐春平(1.20)
Languages in Contrast近十年发文分析 | 田苗(1.31)
专题·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
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理论、实证与展望 | 蔡金亭;王敏(2.1)
频率和方向偏好对英语动宾搭配加工的影响研究 | 张晓鹏;张晓瑾(2.16)
形义映合特征对英语动词论元构式习得的影响研究 | 徐承萍;张文忠(2.27)
输入条件与频次对大学生专用英语构式学习的影响 | 魏梅(2.36)
专题·多因素语言研究
多因素语境共选: 语料库语言学新进展 | 许家金(3.1)
英语分析型允让构式的致使倾向研究 —— 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和多重对应分析法 | 黄莹;任伟(3.11)
汉语变体中分析型致使构式变异研究 —— 多分类逻辑斯蒂回归建模 | 田笑语;张炜炜(3.22)
中国英语学习者关系代词取舍研究 —— 语料库与实验法的交叉验证 | 房印杰;梁茂成(3.34)
翻译汉语主语回指语显隐机制研究 —— 条件推断树法 | 徐秀玲(3.44)
专题·语用元话语研究
基于元语用的元话语分类新拟 | 陈新仁(4.1)
投诉回应:元语用话语与协商意识 | 刘平;冉永平(4.11)
TED 演讲中受众元话语的元语用分析 | 姜晖(4.25)
电视调解节目主持人语境元话语的顺应性分析 | 王晓婧(4.36)
王熙凤的自我意识解读: 基于元语用证据 | 傅琼(4.44)
专题·线上外语教学研究
国内外近年线上外语教学研究述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 韩晔;高雪松(5.1)
线上教学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 许悦婷;陶坚(5.12)
中介调节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技术教学内容知识的发展 | 陈菁;李丹丽(5.22)
特质情绪智力及线上学习收获感对外语课堂无聊的预测作用 | 李成陈;Jean·Marc DEWAELE(5.33)
线上英语教学环境下学习者自我调控能力研究 | 李莹莹;周季鸣(5.45)
专题·法律翻译与服务国家需求
“一带一路” 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 —— 国家需求、文本选择与等效原则 | 屈文生(6.1)
美国国会涉华法案汉译研究:文本梳理、翻译原则及文化霸权批判 | 张法连(6.11)
中国法的对外翻译 —— 以欧盟法的翻译策略、实践及经验为镜鉴 | 万立(6.22)
跨语际司法中的翻译问题研究 | 詹继续(6.32)
外语教学研究
新时代我国俄语语言与文化研究:问题与趋势 | 彭文钊(1.42)
我国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师技术教学内容知识能力框架研究 | 徐小舒;孔以琳;蔡基刚(1.51)
大学英语评估情境对学业求助的交互影响研究 | 周小兰;左宁(1.6)
自我反思对翻译教师发展影响的历时个案研究 | 吴迪;ZHANG Jun Lawrence(4.51)
高校外语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论文写作实践探究 | 阮晓蕾;郑新民(4.60)
学习经历对外语写作态度的影响 —— 基于表达性写作大学课堂的研究 | 海春花;吴始年(4.70)
EFL 学习者批评性识读行为倾向研究 | 李锡纯(4.84)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 | 常俊跃;刘兆浩(6.85)
对比续写任务条件对议论文写作的影响研究 | 余清萍;王璐瑶(6.96)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两种同伴反馈模式对英语口语输出影响研究 | 曾罡;王艺涵;谭晓慧(6.109)
专家作为评价者的引用行为研究 | 张立茵;陈新仁(6.121)
语言研究
英语学术语篇中外壳名词的动词搭配研究:基于 “事件域认知模型” 的视角 | 陈颖芳;马晓雷(1.91)
民族思维如何塑造语法体系?—— 兼评王文斌教授新著《论英汉的时空性差异》| 高航(1.101)
现代英语贴近律的历时发展考察 | 刘晓林;王文斌(2.48)
英汉反身代词概念基础对比研究 | 贾光茂(2.60)
英汉副词性关联词语的自主 / 依存联结探究 | 原苏荣;张晶晶(3.82)
知识论视角下婚姻问题热线异议中的知识站位维护 | 彭卓(3.92)
英汉语话语标记组合能力的比较研究 | 方强;王义娜;李银美(4.113)
汉英主题结构的典型特征束: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话语分析 | 李银美;袁凤识(4.124)
日本政治语体变异及其语用功能研究 | 曹金波;Dániel KADAR;福岛佐江子(4.138)
宾语隐形构式的认知特征与语用功能 | 魏在江(5.55)
基于评价系统的生态话语分析 —— 以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演讲为例 | 李淑晶;刘承宇(5.65)
构式化视角下英语 THERE 存现句的形成 | 刘梅丽(5.77)
新建构主义视角下量词浮游现象的研究:以英法希三语为例 | 王晨(5.87)
英语中动结构的混合式移位分析 | 王和玉;戴晖(5.97)
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探究 —— 以教育语篇为例 | 于晖;王丽萍(6.43)
生态话语及物性分析模式探究 | 韩戈玲;廖国海(6.55)
中美企业致股东信语域特征的多维分析 | 胡春雨;谭金琳(6.66)
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口语省略的认知语用研究 | 王萌;林正军(6.76)
二语习得及应用
大学生二语动机自我、歧义容忍度和交际意愿的关系研究 | 韦晓保(1.71)
二语朗读中不当停顿的感知研究 | 程欣;陈桦(1.81)
二语口语中的动名搭配产出研究 | 王文宇;周丹丹(3.54)
中国英语学习者 HAVE 附缩限制习得:“自然” 机制与 “使然” 机制 | 韩百敬;曾涛(3.64)
学习者英语动词配价结构使用特征探究 | 孙海燕;齐建晓(3.72)
翻译研究
《论语》之中 “仁” 的英汉译解原理简论 | 蔡新乐(2.69)
“浅处见才”:韩南明清通俗小说翻译原本选择的偏爱价值考略 | 刘晓晖;朱源(2.84)
翻译文学经典建构中的译者意向性研究 —— 以李健吾译《包法利夫人》为例 | 于辉(2.94)
中国传统译论的 “象思维” 约制:范式与话语 | 刘性峰;魏向清(2.104)
中医 “中和” 及相关术语英译的认知研究 | 李孝英;赵彦春(4.94)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中忧郁情结的表现 —— 以 “译者的声音” 为视角 | 张玲(4.101)
翻译批评需要怎样的标准?—— 译者行为批评模型构建尝试 | 周领顺;周怡珂(5.107)
“非翻译家” 林纾与 “林译小说” 讹误再解读 —— 从《爱国二童子传》插图翻译说起 | 李震(5.118)
译作的 “边缘” —— 从副文本解读白之英译《牡丹亭》| 于洋欢;董雁(5.127)
哲人译哲: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路径探析 —— 安乐哲教授访谈录 | 郭薇;辛红娟(5.139)
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
什么是虚构性?| 尚必武(1.109)
女性主义叙事学与修辞性叙事学、非自然叙事学和认知叙事学的关系 | 胡全生(1.120)
思维理论、文学认知研究与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尊希恩的认知叙事学 | 惠海峰(1.129)
非自然叙事学:一个亟待澄清的叙事研究新范式 | 李亚飞(1.138)
生态女性主义 —— 作为交叠性研究思想的范例 | 韦清琦;李家銮(2.111)
崇高、自然、种族:崇高美学范畴的生态困局、重构及其意义 —— 少数族裔生态批评视野 | 胡志红(2.121)
生态、族群、神秘叙事及其他 —— 厄德里克与郭雪波生态文本族群话语探微 | 纪秀明(2.132)
《地下世界》垃圾书写之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评 | 戴桂玉;吕晓菲(2.140)
审美与政治:勒古恩科幻小说中的生态之 “道” | 华媛媛;李家銮(3.107)
从民族审美重构到现代文化变革 —— 论叶芝诗歌的审美现代性 | 李应雪(3.117)
“抄袭” 还是 “借鉴”?—— 柯勒律治与谢林文艺思想关系研究 | 张倩;李增(3.127)
”替补“ 性诗学:毕肖普的巴西诗歌 | 刘露溪;李正栓(3.138)
综述与书评
当代国际译学研究课题与走向的知识图谱分析 | 胡显耀;李茂君(6.131)
见微以知著,高屋可建瓴 —— 评《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 王育平(6.143)
相关信息回顾